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676章 春天来了
座谈会的第二日,程忠实找到林朝阳,最近他们陕西文协一直在跟泾阳当地吉元集团总裁陈元杰沟通。m.biquge85.com
这位陈总有意捐资500万元支持陕西文协设立陕西文协吉元文学奖,旨在奖励创作突出的陕西青年作家,程忠实想邀请林朝阳区给陕西文协方面站个台。
听看这个数字,林朝阳感到有些惊讶。
庄重文文学奖从上一届开始将奖金提高到了100万元,就轰动了国内文学界,500万元可是要放个大卫星了。
然后程忠实便解释说,这500万是评奖的总投入,实际上先期只有50万元资金到账。
他又说,那位吉元集团的陈总通过相熟的人三次邀请他到吉元集团去考察并参加企业文化活动。
林朝阳闻言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婉拒了程忠实的邀请。
他向来爱惜羽毛,去参加这种事等于拿自己的信誉给人做背书。
林朝阳没有遮掩心里的想法,向程忠实说了他的担忧。
程忠实苦笑一声,他又何尝不知道这种事的风险呢?
但那毕竟是500万元啊,哪怕最后真的只有50万元到账,对于激励陕西文坛的青年作家们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座谈会让小六部口结结实实的热闹了两天,等到外地的作家们都走了之后,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腊八过后,陶玉书所盼望的外媒评选还真就有了消息。
几天之前,《纽约时报》公布了他们评选出的「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林朝阳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榜上有名。
不过陶玉书高兴于林朝阳作品上榜的同时,对这个结果却不算满意。
因为通篇榜单看下来,英、美两国的文学作品占了95%,就算你英美两国是英语世界的主要文学大国,但也不能这么不讲武德吧?
当然了,她的这种不满意,完全是出于「编辑」这个旧职业的操守使然。
就如同她所料想的那样,《纽约时报》刚发布「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榜单,就有国内媒体发现了这份榜单的「亮点」,迅速对榜单进行了转载。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荣登《纽约时报》
》「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榜单!
这条消息在短短两三天之内就传遍了国内文化界,比之前林朝阳的两部作品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可要大多了。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评选,名头很大,但主要影响力还是集中在中国文化界。
可「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评选就不一样了。
在中国新闻界看来,《纽约时报》可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媒体。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获得了这样国际上权威媒体的认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
多家媒体不仅转载了这条新闻,更是煞有其事的对这份榜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历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海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但各路媒体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热捧也催生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既然连《纽约时报》都认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过去百年以来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那么在之前「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评选当中,《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为什么没有入选呢?
评选单位在这其中是不是有失职的地方?又或者是对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部小说存在着什么偏见呢?
随着几份颇有份量的媒体在报道同时提出的质疑,本来已经平稳结束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评选活动竟然又起了些波澜,主导此次评选的人文社有苦难言。
他们对「百年百种优秀文学作品」的评选可以说是倾尽了全部的资源,评选的过程也经得起考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所以没有入选,也是评选过程中的综合考量。
这部小说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与国内主流文学界所提倡的价值导向差异较大。
这一点在当初小说发表时就曾经引发过不小的争论。
如果是普通的评选活动,人文社说什么都会把这部小说选上,但「百年百种优秀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场文学评选,它也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所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显然是不适合进入榜单的。
但这种理由人文社是没办法公之于众的,对外界的质疑,人文社也只能默不作声。
他们这一沉默,反倒是让媒体更加喧嚣了起来,因为在不少自由派媒体看来,人文社这种沉默无疑带看强烈的傲慢色彩。
这种傲慢从何而来呢?自然是权力所带来的。
于是乎,便有几家自由派媒体借着此事接连向人文社发出诘问。
新闻界对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错失「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争论甚嚣尘上,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让这部小说在读者群体的热度一路持续走高。
平稳了多年的销量在最近迎来了大幅上涨,销量增长势头喜人。
「相较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其实我认为《梵高之死》更应该上榜。
可惜这部小说不是英文首发,否则绝对值得一个名额。」
电话里传来李拓的声音。
去了美国大半年,他的生活已经平稳下来。
耶鲁大学就在康州纽黑文,距离纽约不过一百多公里。
他在耶鲁教课收入不菲,别说是跟在国内时比,就是在美国也算是中高收入人群了。
平日上课,到了周六周日就跟女儿娜斯一家团聚,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这两天他注意到《纽约时报》的评选,特地给林朝阳打开电话表示祝贺。
不管怎么说,「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确实有其含金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能上榜,充分显示出了这部小说在英语国家文坛的影响力。
也更彰显了林朝阳在以英语为主流的西方欧美国家文化界的地位。
作为资深「林吹」,李拓很为之骄傲。
他在耶鲁教了半年学,可没少为林朝阳吹法螺。
而在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梵高之死》两部作品的看法上,他之所以会倾向于《梵高之死》。
主要原因是李拓认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思想内涵上有讨巧的意味,这部小说的火爆和广受赞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应了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文化界白左的激进倾向。
两相对比,《梵高之死》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要更加的纯粹。
而且这部小说在欧美国家极受艺术界的追捧,被很多艺术家视为「与梵高的浪漫邂逅」、「对梵高的伟大致敬」。
逼格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高了不是一点点。
絮絮叨叻了半天,当林朝阳问起在美国的生活时,他叹了口气。
「在这边赚得多,生活条件也确实比国内好了不少,就是没什么说话的人。」
他在国内多少年来都是呼朋引伴,身边总会围着一群人。
如今去了美国,谈不上形单影只,但肯定是没办法像国内那般自在的。
「你什么时候有空来美国啊!」李拓向林朝阳发出了邀请。
「没空,还得写书呢。」林朝阳一口回绝了他,
说到林朝阳的新书,李拓有些兴奋。
《天朝》的第一卷在还未发表时他就看过,在《收获》发表之后他又托林朝阳给寄了一份到美国,这部小说引发了耶鲁方面几位汉学家的浓厚兴趣。
以小说家言重构中华文明的盛世华章,不仅极具挑战性,同时也拓宽了小说这类体裁的创作边界。
李拓那份《收获》寄到美国之后就没在他手里待过,一直处于外借当中。
费能文在看过第一卷之后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还和李拓有过交流,希望能跟李拓共同完成对《天朝》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
翻译家并不一定是好的汉学家,但汉学家一定是好的翻译家。
《天朝》并非一般的小说,它涉及到了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等闲的翻译家面对这样的作品根本无从下手。
也只有费能文他们这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研究功底的汉学家,才有这个能力将这部小说翻译成英文。
费能文积极的推动《天朝》的英化,倒不是为了给林朝阳的小说在美国传播做贡献,
而是他敏锐的发现了《天朝》在学术方面的价值。
按照李拓所说,林朝阳这部小说会写六卷,总字数超过240万字。
明显是个中国文学、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富矿,围绕着这么一部小说,水个几十篇论文没有丝毫问题。
有些教授对于论文可能不看重,但他们手下还有学生呢。
李拓对这件事也很积极,他现在只是个临时工,耶鲁要是能把《天朝》列入唐朝史的重要研究和参考著作的话,他在这里的地位和待遇就更稳固了。
通话最后,李拓又让林朝阳给他寄几分签名书过来。
耶鲁东亚研究中心的汉学家不少,大家对于林朝阳这位当代中国在美国名气最大的作家都很感兴趣,李拓打算拿他的签名书跟大家「交际交际」。
用他的话说,这叫「打入敌人内部」。
放下电话,林朝阳就瞧见晏晏正楼着陶玉书的脖子在撒娇,那神态动作与乃母年轻时如出一辙。
「好不好嘛,我的好妈妈~」
豆蔻年华的少女声音是娇滴滴,表情是甜腻腻的,格外惹人怜爱。
「她又想干什么?」林朝阳问。
陶玉书正享受着女儿的撒娇,却作出无奈的姿态,「要让王菲在燕京开演唱会。」
一转眼晏晏现在都念初三了,这丫头从去年开始喜欢上了王菲,迷的不要不要的。
收藏了一堆专辑,每一张上面都有王菲的亲笔签名。
之前她趁着暑假,就去看过王菲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演唱会,现在竟然还要让偶像来燕京开演唱会,这要求多少有点过分了。
哪怕王菲签约的新艺宝唱片是林氏影业旗下子公司,可艺人也有自己的工作安排,人家王菲现在又红得发紫,怎么可能说开演唱会就开演唱会,
「,这要求可够高的。想在燕京看演唱会,你得看人家有没有这个工作安排。」
让王菲在燕京开个演唱会不过就是陶玉书一句话的事,可他们夫妻俩并不想这么做。
从小到大,家里两个孩子除了生活条件优渥了一点,安保措施严格了一点,成长环境跟一般的孩子没太大的区别。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有着一致的默契,他们并不想给孩子养成「予取予求」习惯。
有钱有势并不代表一定就要高高在上,人是社会动物,如果周围的环境永远都要随着他的意愿改变或是转移,那这孩子早晚是要养废的。
见父母亲态度如此坚决,晏晏又使出了杀手。
她低下头,默默不语,滋然欲泣,手指着老父亲的衣襟,指节泛白,水灵灵的眸子泛着水雾,睫毛轻颤。
「爸爸~」
老父亲的心都要被这一声给叫化了,意志瞬间被瓦解,正要开口答应,却看到妻子坚定的眼神。
他只得狠了狠心,「叫爸爸也没用,你以为开演唱会是过家家,说开就开?」
「可———可我都答应我同学了。」晏晏吞吞吐吐的说。
「答应同学了?」林朝阳先是异,然后说道:「怎么还养成吹牛的臭毛病了呢?少跟你哥学。」
「不是吹牛。是许佩瑶生日许的愿望,说想看王菲的演唱会,我想帮她实现愿望。」
「你当你是圣诞老人?」陶玉书看不惯女儿的大包大揽,挪输了一句。
晏晏满脸委屈巴巴,「王菲都开了那么多场演唱会了,香江、东京、湾岛、广州、深圳—轮也轮到燕京了。」
她对过去两年偶像的演唱会日程如数家珍,陶玉书忍不住又训道:「这点精神用在学习上,你也不至于连年级前20都考不进去!」
晏晏的学习成绩向来不错,稳定在年级前列,这回的期末考试连前20都没进去,最近每次挨母亲的教训这件事总会被提起来。
要在平时,她肯定要还两句嘴。
但今天情况不同,她有求于人,不敢还嘴,只能继续装可怜。
「演唱会阵仗太大了,要不然搞个歌迷见面会吧。规模小很多,也不用怎么准备。」
林朝阳的倒戈背叛不出陶玉书的意料,面对女儿时,他的立场一向不坚定,就爱当好人,让自己当坏人,这些年她早习惯了。
父女俩一起央求,陶玉书很快便妥协了。
当然了,晏晏也要付出点代价,到过年前,三进院的院子就由她负责清扫。
看着女儿欢呼着跑出门去,林朝阳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自然少不了被陶玉书批评几句立场不坚定之类的话。
接着陶玉书又打了个电话,不到十分钟后,新艺宝新任总经理郑汉东的电话便回了过来。
几个月前,新艺宝成功吞并原股东宝丽金的亚洲业务,跃升成为整个亚洲地区数一数二的唱片公司。
王菲最近正在冲绳拍摄陈嘉上的电影《恋战冲绳》,不过老板想让旗下艺人在燕京开个歌迷见面会,这当然不是问题。
郑汉东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直接给王菲请了3天假。
女一号要请假,必然要耽误剧组拍摄进度,导演陈嘉上本不想同意,可郑汉东只说了一个名字,他立马乖乖放行了。
隔了几天,陶玉书发现三进院的院子一直是冬冬在扫,她立刻把林朝阳叫了过来。
「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了?」
「怎么是冬冬在扫院子。」
「估计是天气冷,晏晏肯定不想扫,就熊她哥呗。」
陶玉书却清醒的说道:「从小到大,你什么时候见他们兄妹俩有这么兄友妹恭的时候?」
「这—」
林朝阳朝正在院子里扫的起劲的冬冬看去,犹豫着问:「你是说——”」
「晏晏那天说许愿那个同学叫什么?」
「许佩瑶。」
林朝阳脱口而出,然后一下子搁想起来之前晏晏请同学到家里吃饭时,冬冬这小子眉鼠眼的神态。
春天来了,与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
林朝阳的脑海里突然冒出赵忠祥的经典台词。
夫妻俩对视一眼,确定了彼此的想法。
「怎么办?」林朝阳问。
他把问题抛给了陶玉书,自家猪拱别人家的白菜,他是没什么压力的。
但陶玉书显然不这样想,「这孩子,下学期搁要高考了,还有心思想这些事情。」
高考的成功与失败对冬冬来说并不能决定什么,但高考本身却是陶玉书对他的一种期许,搁丫她期许冬冬能在若干年后继承家业一样。
「青春期嘛,也正常。」
林朝阳自告奋世的去求探情报,对他这个积极的态度,陶玉书还是很满意的。
等了半天,去跟同学看演出的晏晏刚回家,搁被林朝阳抓进了小黑屋,不用威逼,只需要利诱,搁亜松的撬开了这小斗头的嘴。
跟夫妻俩猜想的差不多,冬冬这小子确实对人家佩瑶同学有想法。
前几天王菲歌迷见乡会的事,实际上搁是追求人家的一种手段。
被陶玉书的眼神凝视,晏晏的脸上浮现出肉眼可见的紧张。
「这主意不会是你给他出的吧?」
晏晏脸色先是一白,赶忙晃动着小手。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事,是他非得求着我帮忙的。
妈妈你是知道我的,我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平时根本不关心这些事。」
「你心虚什么?」
陶玉书冷眼看她。
「没有啊!」
晏晏脸色僵硬,眼神左支右突,终于跟林朝阳对视上,频频发出求救信号。
「咳———玉书,冬冬这孩子实在是不省心,我看还是得好好批评批评他。」
关键时刻「弃兄保妹」,晏晏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亥爱如用。
陶玉书没有再追问晏晏,而是乡露沉吟。
这让晏晏长舒了一口气,并向老亥亲投入感激的一警。
「那个佩瑶同学,亥母是做什么的?」陶玉书突然问道。
晏晏不明白她要干什么,但还是如实答道:「她爸爸是人大的老师,妈妈好丫是在出版局工作。」
陶玉书接着问了几个问题,都是关于许佩瑶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听得一旁的林朝阳满心疑惑,难不成还要撮合这对小情侣?
搁在他疑惑的时候,陶玉书问晏晏:「你跟许佩瑶是好朋友吧?」
青春期的少男少仆最讲义气,容不得半点添疑,晏晏一挺胸脯,「当然!」
「那你的话她肯定能听了?」
晏晏没有再打包票,她似乎察觉到了某种不介好意。
不等她反应,陶玉书招招手,「过来!」
晏晏预感到不好,却不敢违背母上的意愿。
「你这样这样—」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