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79黄金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244章 视察与片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244章 视察与片单

    “滴滴!”

    上午时分,两辆小汽车低调的驶入了东方集团大院,停在了一号主楼楼下。www.biquge700.com车门一开,几位领导下了来,陈奇、石方禹等人早已等候。

    他现在见领导没啥波动,见太多都麻木了,特平淡。

    当然面子上还是要表现出欢欣鼓舞的,忙上前一步迎过去,领导也适时的伸出手,笑道:“石方禹同志!陈奇同志……大家好啊!”

    “您也好,给您拜个早年!”

    “你们这里挺忙的吧?”

    “还行,过年都是总结性事务,您身体怎么样?”

    “好,我还年轻的咧!”

    唠着嗑上楼,其实没啥可视察的,视察什么啊?东方集团的一草一木上头都清清楚楚,陈奇去年没怎么去美国,《故事会》都断更了。

    但组织上要表态度,一是谈判立了功,要给予关切;二是看看集团的未来动向。

    象征性的参观了一下,很快来到了会议室。

    大领导一瞧会议室里的设备,投影机、录像机、电视、电脑等一应俱全,略感意外:“小陈啊,你们电子化办公应用的很快嘛!”

    “我们向科技产业拓展,自然先从内部做起,我还建了个机房,每周一天给职工们培训。”

    “嗯,有这种意识很好!”

    众人落座,开始汇报工作。

    陈奇先讲了集团在南巡讲话背景下的一些新规划,就是把以前不那么明确的工作明确了,比如科技和地产。领导明白科技,因为软件和电脑已经在做了,且是组织上批准的。

    但关于地产,领导问:“你仔细说说,为什么要搞地产?”

    “比如我们计算机的生产园区、开发中心,都需要规模不小的土地来建。与钢铁、纺织、机械那些国企一样,只是产业变成了计算机。我想至少在京城、深圳一南一北建两个大园区。

    还有文化。

    我们和京城市政府联手搞的怀柔影视基地,那个其实也算地产,但我更愿意用文旅项目来形容。所谓文旅,就是文化+旅游,以文化为核、以旅游为表,打造有特色的地方名片。

    目前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广东影视城。

    那里最早只有一座外景基地,几条仿古街,但我们把剧组拉过去,就得提供配套的衣食住行,于是顺理成章的开发酒店、商场、饭店。而外景基地越建越好,剧组来的也多了,演艺圈自带宣传属性,名气打出去,我们再设计一些展现岭南文化的节目,跟中旅合作拉海外游客来玩,就变成了今天的景象。

    包括周边的村民,做点小生意开个小饭馆,或者加入后勤公司生产服装道具,收入都提高很多啊。

    怀柔的影视基地刚建完不久,等《神话》上映了,名头也能打出去了。不仅能作为北方的影视拍摄中心,还能作为景区吸引游客……”

    陈奇巴拉巴拉讲了很多,最后道:“而且我们在香港有自己的影院,内地如果开放了,我们在内地自建影院,那也算地产。所以集团发展到今天,貌似与地产无关,实则很多业务都需要地产的支持。”

    “那就是文化、科技、地产三大块,如此一想都是从文化孵出来的。”大领导道。

    “确实是这样!”

    陈奇的深圳园区都在建了,但没有明确说是地产,现在他提出来,是想正式列入集团发展规划——房地产这摊子太大水太深,他可不想全面铺开,抓住集团的这些外延产业就够吃的。

    想到此处,他索性道:“我与好莱坞初步谈了一个合作意向,电影叫《泰坦尼克号》……我在争取来中国拍摄……造一艘泰坦尼克号大船……”

    “……”

    现场人都是第一次听闻,大领导的眼睛都有点大:“这个项目能落地么?”

    “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过来!不过在此之前,我已经确立了一个稍小的项目,片名叫《侏罗纪公园》,预算6000万美元。”

    领导们不爱搭理他。

    6000万美元拍电影都算小项目?

    陈奇顺势进入下一趴,介绍接下来的拍摄任务,投影机打开,放了一些相关的东西。众人又跟土老帽似的的看傻眼,一位市领导问:“小陈啊,你是说能在银幕上看到活的恐龙?”

    “对!利用电脑特效和实体的机械模型,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

    “除了特效大片,集团在未来会以以下几种类型作品为主:主旋律、体现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国外生活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这是集团3年内的片单!”

    屏幕画面变幻,咔咔咔列出一串片名。

    电影:《风声》《功夫熊猫2》《新龙门客栈》《精武英雄》《黄飞鸿》《唐人街探案》等二十多部。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潜伏》《我爱我家》《无悔追踪》等等,也有十几部。

    倘若在80年代初,陈奇万不敢拿《风声》《潜伏》出来。那会表现两党的影视作品界限分明,正就是正,反就是反,果党就是作为反派出现的。

    后来为了统战台湾需要,从《血战台儿庄》开始逐渐加入一些正面元素——主要在抗战上。

    《功夫熊猫》第一部出来后,第二部就立刻投入制作了。

    《无悔追踪》改编自一部小说,说解放初期,一个公安怀疑一个教书匠是台湾特务,但老没抓到证据。双方斗智斗勇40年,世事变迁,教书匠也思想转变,最后自首。

    原版电视剧由王志文、刘佩琦主演。

    冯裤子还把它改成了电影《抓特务》,可能今年上映吧,不确定。

    陈奇大概介绍了一下这些作品,听的众人兴致盎然,大领导对《潜伏》表示关注,也深切问了问《北京人在纽约》。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美国的尤其圆。他们没去过美国,但把美国想象成人间天堂,流淌着奶和蜜,大街上随处捡钱。

    我很了解美国,根本不是那样的。我拍这个剧,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美国到底什么德行……我们去纽约实景拍摄,让观众看看他们的富人区,更看看他们的穷人区以及各种风土人情……”

    陈奇做了不少的改动,比原版更刺激,听的众人一愣一愣。

    大领导明白了他的用意,沉吟片刻,给这部剧定了调子:“政治上没问题,内容上么,也是当下需要的。好好拍!”

    说完又笑道:“《潜伏》你也别落下,你看看大家,听你讲述就把我们的瘾头勾起来了。”

    “一定一定!集团每年平均出产5部电视剧,可以一起拍。”

    “那我们就等着喽!”

    不怪他们感兴趣,以前没有这么写的。也不用顾虑《潜伏》有没有原型,这剧热播后,起码七八个人被说是余则成的原型,只能说当年处于这种情况的地下工作者并非个例。

    众人待了两个多小时,起身离开。

    他送下楼,临上车时,大领导忽道:“小陈,我看你那些电影选用的香港元素有点多,内地的略少,会不会对我们的电影产业造成冲击?”

    陈奇一时想说很多,到嘴边只变作四个字:“不破不立!”

    “……”

    大领导顿了顿,没再说什么,上车离去。

    旧制度几乎无法平稳的转变成新制度,甚至可以把几乎去掉。想让大陆电影重获新生,开创繁荣,必须打破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当然他也不会一味的扶持港片,既扶持又打压,归根结底是要让大陆电影起来。

    (冇了……)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