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沧海扬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这个算法也有问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392章 这个算法也有问题

    面对众人投来的热切而贪婪的目光,高凡微微一笑,对着朱健说道:

    “朱主任,你刚才说,只要给你们研究室投入十来万的资金,你就能够建起一家厂子,专门生产湿润剂,年利润不会少于50万。www.luanhen.com我想问一下,朱主任如何证明这一点?”

    “如何证明?”朱健被高凡问了个措手不及,他想了想,说道,“我们做过测算的,使用我们研制的湿润剂,能够有效地降低矿山的粉尘浓度,除尘效率比使用清水要提高48%,凿岩速度可以提高20%。

    “由于减少了压缩风机的开动时间,以及降低了通风成本,每吨矿石的综合成本可以降低21至41元。我们的湿润剂按生产成本计算,摊到每吨矿石上只有12元,我们增加一半的利润,也就是每吨矿石再增加06元的湿润剂支出,对于矿山来说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按照每吨矿石收取06元的利润计算,全中国包括煤矿、铁矿、铜矿、锡矿、钨矿在内的矿山,一年生产的矿石不少于10亿吨,这就是多少钱来着?”

    “6000万。”

    底下有人瞬间就计算出来了,尽显理工科人才的心算能力。

    “6000万……”

    朱健倒是被这个数字给吓着了,他看了看那个报出数字的人,又偏着头想了想,说道:

    “我刚才的计算,可能有点问题……,我想起来了,我们做实验的矿,是咱们泽山的几个钨矿,钨矿的开采难度大,比较费水。如果换成别的矿,用水量可能不会这么大。我觉得,按十分之一算,一年600万左右,可能会比较合适。”

    “老朱,你这个算法也有问题。”另一个人道,“你说全国的矿山一年产10万吨矿,这其中还包括了露天矿啊,人家可用不着风钻。所以,你这个数字起码还得再打一个对折。”

    “再打一个对折,也有300万吧。”朱健道。

    他挺感激这位同事的补充,这让他估计出来的数字又显得更合理一些了。作为一名业内人士,他自然知道自己先前的算法是有破绽的,最起码,一年6000万的利润就是极其夸张的,即便是后来砍了一大刀,只算10%,得出来的600万的数字也同样让他觉得不可信。

    至于说一年300万……

    不会真有这么多吧?

    生产湿润剂的装置并不复杂,有个十几万足够了。如果投入十几万,一年光利润就是300万,这可太美了。

    高凡看着朱健那副想入非非的样子,心中好笑。

    让这些一贯靠着国家拨款过日子的书生下海去做生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如此。

    他们对于市场的规模没有任何了解,只会简单地拿几个数相乘,得出一个结论,然后就以为自己发现了商机。

    后世的互联网上就经常有这种段子,说全国有14亿人口,只要有1%的人买自己的货,就有1400万顾客。从每人身上赚1块钱,就能够赚到1400万。

    至于为什么是1%,而不是1‰,他们就说不清楚了。

    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做生意,给他们再多的投资,也是打了水漂。

    “朱主任刚才算出来,湿润剂一年的市场规模是300万,那么,泽山所能拿到其中的几成呢?”高凡问道。

    “几成?”朱健又被问住了,愣了一小会,他才用不确定的口吻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研制出来的湿润剂也就是五六种,我们的zsII型湿润剂是其中性能最好的,占据个两三成的市场,应当不成问题吧?”

    高凡摇摇头:“朱主任恐怕太乐观了吧?首先,市场占有率不是单纯由性能决定的,销售的因素更重要。我想知道,如果泽研所现在开始生产湿润剂,要想卖到全国各个矿山去,朱主任准备派出多少业务员去推销?”

    “……”

    朱健无语,他是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啊。

    “泽山这边的钨矿,和泽研所的关系好,购买泽研所的湿润剂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祁东那边的铁矿,会放弃它们本省的产品,接受咱们茂林出的湿润剂吗?”高凡继续问。

    裴恒学轻声回答了一句:“恐怕够呛,祁东的冶金技术研究所,也搞了一种湿润剂。祁东那几家铁矿如果舍近求远,跑来买咱们泽研所的湿润剂,我估计祁东经委都会找他们算账的。”

    “还有,朱主任说泽研所的zsII型湿润剂是性能最好的,这个判断未免也有些过于自信了。其实,湿润剂不外乎就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呗,什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醇醚磷酸酯、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找一个合适配比,再加入一些助剂,要配出一种性能更优越的湿润剂,没多大难度吧?”高凡呵呵笑着说道。

    朱健瞪大了眼睛:“原来高经理也懂化学?”

    “高经理是北大化学系的学生。”萧平没好气地提醒道。朱健那话,实在是有些口无遮拦了,换成一个心胸狭窄一点的人,这会就该跟他急眼了。

    高凡倒是没介意这些,他说道:“其实也是巧了,我们沧化科贸最早起家的产品,是化学清洗剂,其实也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用我们公司的生产装置,换个配方,不见得就生产不出能够和zsII相媲美的湿润剂。”

    “我想,高经理应当对这个不会有兴趣吧?”朱健讷讷地说。

    他们研究室开发出zsII型湿润剂之后,到几个矿山去做过实验,把矿山里工程师们唬得一愣一愣的,以为他们掌握了什么高科技。

    其实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朱健和他的下属都很清楚,湿润剂这东西没啥神秘的,不外乎就是一些表面活性剂,渗在水里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加强对粉尘的吸附能力。

    之所以没什么人研究这种产品,说到底还是市场太小,不值得去做。

    大家都觉得湿润剂不是什么值得做的产品,自己又是如何算出一年300万的利润来的呢?

    如果真的建个厂子,一年就能有300万的利润,像沧化科贸这样的企业岂能不蜂拥而至,届时自己还能守住多大的份额呢?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